机械类

机械类

包含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救助与打捞工程(海洋智能装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能源与动力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和动力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专业着眼于国家重点发展的燃气轮机和高效节能与分布式能源技术领域,坚持“开拓、创新、进取、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培养能源、动力和环保领域的宽口径、高水平人才摇篮。专业经过交通运输部“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实验室建设和“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规模、实验条件和研究能力已达到国内大学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

核心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气体动力学、燃气轮机原理、内燃机原理、汽轮机原理、动力机械调节与控制、制冷原理与设备、人工环境与空气调节、制冷装置设计与自动化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主要从事船舶动力机械、能源动力和船舶制冷等领域工作。学生就业范围广,能在能源、环保、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空调与制冷、动力等相关领域从事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管理、营销等工作,也可以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政府机关等单位从事科研、教学与管理等相关工作。

船舶与海洋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化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建造的基本技能和管理知识,能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立足于行业发展趋势,坚持围绕“培养最理解船舶的造船人”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创新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拔尖人才。近年来,专业专任教师主持承担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各类高水平竞赛中获奖50余项。专业拥有完善的实验教学基础设施体系,包括船舶设计实验室、循环水槽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船舶结构力学实验室和船舶振动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实验条件达到国内大学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为培养高水平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核心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船体制图、船舶与海洋工程静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构造、船舶阻力与推进、船舶操纵性与耐波性、船舶设计原理、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强度、船舶与海洋工程建造工艺、海洋平台设计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单位、海事局、船级社与船舶检验部门、船厂、船舶公司等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船舶修造、船舶检验、航运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也可到相近行业、船舶配套产业和信息产业等有关单位就业。

救助与打捞工程(海洋智能装备)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化的海洋工程基本理论与技术,熟悉海洋技术智能化装备,了解海洋、海事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在交通行业、海洋装备与技术设计研究单位、船舶行业、救捞行业以及海洋工程技术培训教育机构从事设计、研究、制造、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专业成立于2009年,专业建设紧密围绕国家交通强国战略要求,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重视数理基础,增强海洋智能装备知识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着力创建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专业建成了救助与打捞技术装备、海洋工程智能化机电装备等完备的教学、科研支持平台,教学、科研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国家海洋装备研究开发、海洋工程技术研究等领域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为支持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电工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流体力学、船舶静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有限元分析及应用、机械工程控制、救助工程、打捞工程、海洋工程、潜水技术基础、水下智能机器人、水下智能检测技术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海洋装备制造企业、救助打捞行业、海洋技术与装备研究机构、设计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相关技术培训机构从事设计、研究、管理等工作或进入本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深造。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并在工程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富有创新、法律与环境意识,具有团队精神、持续学习能力与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专业成立于2005年,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建设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注重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专业建立了设备先进、行业特色明显的实验平台,拥有交通装备先进制造与控制技术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条件已达到国内大学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拥有柔性制造系统、激光加工系统、三坐标测量仪、虚拟装配系统、虚拟现实系统等大型设备20余台(套)、各类小型设备500余台(套),设备总资产达4000余万元。

核心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电工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互换性与测量、机械制造工程学、机械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CAD/CAM技术、液压传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系统嵌入式控制、数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机械、汽车、机车、电力、船舶、冶金、能源、军工、航空航天等行业所属的各类企业及研究机构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也可到院校、政府机关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


官方微信二维码
招生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