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校友谈情怀

电子信息工程

个人简介

卓维平,2004-2008年就读大连海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之后考研至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继续深造。硕士毕业后创办南京海善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该公司专注于船舶通信导航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年销售额近4000万元,已成长为国内船用电子设备领域的头部企业。

选择专业的初衷

整个高中阶段,我都专注于学习,没有考虑太多大学选专业事宜,直到临近报考志愿,才在思考怎么选学校以及怎么选专业。去海大读书也是一种缘分,由于我籍贯在福建平潭,属于一个小岛,报考志愿时优先选择了海事领域全国最知名的大学。由于我在中学的学习过程中,对物理电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海大众多专业中,最终填报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就业前景和事业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契机,其中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信息技术的大发展。我们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育正是面向信息技术领域,因此,对于我们专业的就业前景,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经过近一代人的努力,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比如移动通信、安防监控、无人机等领域都走到了世界前沿,产品已经卖向全世界,因此可以提供大量的工程实践岗位。但同时在芯片、专用软件等领域仍存在不少卡脖子的问题,也给立志作研究的同学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另外,我们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身就是一个“软”“硬”结合的专业,学成之后既可以从事电路、芯片、电子元器件、天线等物理设备的设计与开发工作,也可以从事嵌入式软件开发、专用软件开发甚至是互联网软件开发等工作。在通信系统、信号处理、自动控制、以及目前热门的人工智能等具体应用领域,均可以寻找到大量的就业机会。

正是因为四年的海大学习,使我深入认识到了海事电子设备这个细分的技术领域,也了解到我国虽然是海运大国,但不是海事强国,在船用电子设备领域仍大量依赖进口,这也给我的事业指引了方向。

从一名电信专业的学生到一家生产海事电子设备的企业家,首先要感谢高中时的我选择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让我有机会跟着国家强势学科一起开疆拓土,如果不是选择该专业,很难想象会有机会成立公司制造产品销往海外市场,其次要感谢海大给我的这个平台,也就是在学校的这几年为我未来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校学习生活的印象

从福建平潭跨越两千多公里到大连读大学,首先不得不感慨,大连是一座非常美的海滨城市,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海大的校园当时还没现在建设得这般漂亮,但仍不乏精致与美好,让我度过了美好的四年。

在这里有五湖四海的同学,大大开拓了我的认知,同时海大有各类创新实践社团丰富了我的生活。比如我对实际的电子设计和开发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就加入了电航学社,利用各种机会锻炼工程实践能力,通过这些实践还能检验课本上的知识,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这种体验还是很棒的!也正是在大学的四年让我对通信硬件产品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为未来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校友寄语

大学的专业有很多,我们读大学除了个人全面发展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为了更好的就业,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同学们在高中阶段大家学习成绩都差不多,高考成绩也差不多,但如果大学专业没有选对,在未来走向社会中,每个人的成就会差别很大。

这里面主要一个原因是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是否是国家的优势产业,是否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占据比较主导的地位。如果不是,那么未来的你会在狭小的市场空间里内卷;如果是,那么未来的你将有机会参与国际大范围的竞争,获得高薪的机会也大的多。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懵懵懂懂的理科生,我建议可以选择这些专业。未来是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的世界,需要更多的工程师参与到未来世界的建设中。

最后给未来的各位师弟师妹们送一句赠言:“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竟发,勇进者胜”。


官方微信二维码
招生微信二维码